公告显示,控股股东创能明持有公司股份78.655.500股,实际控制人李金钟持有20.295.000股,分别占公司总股本的18.35%和4.74%。本次被轮候冻结的股份数量均占其各自持有公司股份的100%。此外,包括一致行动人在内,控股股东方面合计持有公司股份约2.28亿股,其中累计被冻结数量约为2.01亿股,占其持股总数的88.11%,占公司总股本的46.88%。
亚士创能表示,此次冻结源于员工持股计划相关问题。据悉,该员工持股计划存续期届满后出现严重亏损,创能明及实控人李金钟在承担部分持有人兜底责任后,因资金周转困难,暂时无法兑现所有兜底清偿金额,导致其中一名持有人庄某申请财产保全,继而由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法院对相关股份实施了司法冻结。
入不敷出 亚士创能资金链“告急”
由于国内房地产行业的持续下行,亚士创能深受其拖累,连续两年亏损(2024年亏损3.29亿元,2025年上半年亏损1.92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持续为负,主业造血能力丧失。
从亚士创能近三年的业绩报表来看,自2024年第1季度以来,亚士创能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况,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1.96亿元,同比虽改善2.09亿元(2024年同期为-2.17亿元),但仍处于深度负值区间。
早在2025年3月,就有公开信息显示,亚士创能子公司“亚士漆(上海)有限公司”发生票据逾期,金额约583.37万元。进入2025年上半年,亚士创能遭遇“多起银行抽贷压贷事件”,部分商票、应付账款及借款未能按期支付,导致被诉案件大量增加,部分资产和银行账户被查封冻结,甚至被列为被执行人。可以说,此次“最惨中报”是长期积累问题在极端市场环境下的集中爆发。
而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亚士创能的短期借款高达18.4亿元,创下十年最高值。从流动比率来看,2025年上半年的流动比率为0.52.有息资产负债率46.92%,货币资金/流动负债比例仅7.87%,短期偿债能力堪忧。18.4亿元的短期借款该如何偿还呢?
根据亚士创能披露,亚士创能9月新增1笔9800万元子公司为母公司提供的抵押担保,同时公布累计担保余额及逾期担保累计5474万元,引发市场对其资金链与担保风险的关注。
3个月被执行3414万元 董事长被限高
根据公开消息显示,自6月份以来,亚士创能被执行案件高达15起,涉及金额更是高达3414.183万元,与此同时,自7月份以来,亚士创能的实际控制人李金钟已经连续两次被限制高消费,面对如此困境,亚士创能债务危机这道难题应该如何解?
变相降薪裁员,亚士创能遭集体维权
根据亚士创能《关于B端一线业务人员过渡方案》显示,在7~9月过渡期内,员工月薪调整为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同步签署薪资确认单,原月薪高于最低工资标准差额部分暂记为资金。
以员工原月薪基数人工成本及其他产生的费用作为月成本核算依据,由经营部门倒推出覆盖成本所需的月度1.25倍销售毛利额或3倍以上回款额作为过渡期月度考核目标。
如果员工在月度考核期内完成相应销售毛利额目标或者回款目标,则次月工资中补发上述资金部分,反之不发放;如员工在月度考核期内同时有销售毛利额和回款,两者数据叠加可覆盖其所需成本(以经营核算为准),则次月工资中补发上述奖金部分,反之不发放;如员工过渡期内完成累计考核目标,则次月工资中补发月度奖金未发放部分。
如员工在过渡期内未完成累计考核目标,则员工作为优化对象,立即淘汰,如员工在过渡期内完成累计考核目标,则视完成情况及排名确定是否恢复。
与此同时,受近年来业绩持续走低的拖累,亚士创能的资金链已然千疮百孔,出现了极为严峻的问题。拖欠供应商货款、拖欠员工薪资等情况频繁发生,甚至已演变成一种“常态”。据可靠消息透露,目前已有几百名在职及离职员工共同踏上维权之路,选择通过司法途径来讨回被拖欠的薪资,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自2022年起大规模裁员,到2024年底员工人数仅剩2065人,较2021年裁员2996人,裁员比例高达59%。
当前,亚士创能已然站在了暴雷的悬崖边缘。企业财务状况每况愈下,营收与利润如同失控的滑梯,持续大幅下滑。现金流更是如干涸的河床,几近枯竭。高负债率与沉重的债务负担已然岌岌可危。而那巨额的应收账款随时可能引发一场毁灭性的坏账危机。
在企业内部,裁员与欠薪的阴霾笼罩,人心惶惶;外部,供货纠纷频发,法律诉讼如影随形,让公司疲于应对。再加上所处行业正深陷困境,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不断挤压着公司的生存空间。如此内忧外患之下,亚士创能的暴雷,或许真的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