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替代不是单点突破,而是系统性迭代,未来3~5年内完全有能力实现全方位对标甚至超越”。上海福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技术顾问宋佳璇在接受涂料采购网独家采访时表示。
在国际大环境的变化,国产替代成为一种趋势。在涂料行业,消费者对于品牌的认可度非常高,甚至有消费者认为,外资涂料产品就是比国产涂料性能要好,这给涂料行业的国产替代带来了诸多阻力。但是从近几年国内涂料行业的发展情况来看,民族涂料企业也在逐步崛起,在部分细分领域,其性能已经超过外资涂料企业。
不畏内卷摆脱“价格竞争” 以不可替代性赢得市场
在面对于国内市场严重内卷的大背景之下,企业的压力确实很大,各大企业也都有一套自已的应对之策。有的企业用价格抢夺市场,有企业利用价值服务市场,获得更高的企业认可度。在这场你死我活的市场竞争中,上海福岛早已摆脱了价格竞争,以自身的技术实力,以不可替代性的产品,完善的服务赢得市场。
据宋总介绍,上海福岛在30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体系化的研发能力, 从树脂设计、助剂配伍到整体解决方案,上海福岛拥有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积累了丰富的市场经验和产品研发经验;与此同时,上海福岛在面对市场竞争中,不仅仅是只卖产品,而是基于客户工艺环境、性能要求,快速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在汽车领域,上海福岛在汽车零部件、整车厂的量产应用案例,形成了难以模仿的工艺积累和数据库,这不仅是经验,更是一种壁垒。上海福岛深入参与到对零部件加工、前处理等环境,深度了解客户的客户对产品的需求,才能更好的满足客户的需求。
在上海福岛看来,应对于行业内卷,应对市场的瞬息万变,最有效的解决方案,就是以为客户解决难题核心,这条铁律在任何时候都适用,都不会过时。
在汽车涂装领域,上海福岛研发的水性涂料为下用户彻底解决了干燥速度、附着力与耐侯性、外观与流平性、环保与稳定性等技术难点。
干燥速度:通过树脂与助剂优化,实现低温快干,适应复杂零部件的喷涂工艺。
附着力与耐候性:针对塑料件、金属件不同基材,开发了差异化底涂体系,大幅提升了结合力和长期耐候性能。
外观与流平性:解决了早期水性漆常见的“缩孔、桔皮”等问题,达到与油性漆同等甚至更优的表观效果。
环保与稳定性:保证低VOC的同时,还能在批量生产中保持长期稳定。
建立快速响应机制 实现外资涂料国产化替代
为了更好的服务市场,上海福岛建立了“前端市场+中端研发+后端应用”一体化快速响应机制,该应用机制主要体现在:
前端市场:设有专门的客户需求捕捉团队,持续跟踪客户整车厂新项目需求。
中端研发:研发平台具备小试—中试—量产的快速切换能力。
后端应用:设有驻厂工程师和现场服务团队,能第一时间调整工艺并形成闭环。
据宋总介绍,在与某合资发动机客户大型发动机油改水项目中,上海福岛将快速反响机制体现的淋漓尽致。首先是该用户提出要替代油漆,实现自干工艺。上海福岛针对客户需求开发了满足“湿碰湿“及自干工艺的底漆和面漆;在不到6个月时间里完成了从配方优化到中试再到量产导入,成功替代了原国外品牌的油性漆。目前经过了4年以上的市场验证,产品稳定,得到客户的高度认可和满意。
从整体发展态势来看,国产水性涂料已然具备相当实力,能够充分满足绝大多数汽车零部件生产厂商以及整车制造企业的性能需求。在附着力、耐候性、耐化学性等关键核心指标方面,上海福岛的水性涂料已具备与进口产品同台竞技的能力,展现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最后,宋总表示:随着民族涂料企业的,国产水性涂料的替代进程并非局限于某一单点的突破,而是一场全方位、系统性的迭代升级。展望未来3-5年,国产水性涂料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在各项性能指标上实现与国外产品的全方位对标,甚至在某些领域实现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