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8日,在东方雨虹迎来三十周年之际,其砂粉业务以三年跃升为集团第二增长曲线的亮眼表现,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在庆典启幕前,涂料采购网等一众行业媒体专访了东方雨虹涂料砂粉科技集团总裁吴良凯,试图解开这一业务板块快速崛起的密码。
作为亲历者,吴良凯对砂粉业务的发展脉络有着清晰的梳理。从十年前“华砂”品牌埋下的种子,到2021年成立一级子集团后的加速奔跑,再到如今形成完整的产品矩阵与市场布局,他的讲述不仅揭示了一个业务板块的成长路径,更展现了一家企业在行业调整期如何通过战略远见与体系能力开辟新增长空间。这场对话的价值,在于为建材行业在存量时代的突破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样本。
仅用3年 孕育东方雨虹第二增长曲线
2024年,东方雨虹砂粉业务以41.5亿元营收、14.8%的占比,成为仅次于防水业务的集团第二大板块。这条从2021年砂粉科技集团成立起步、仅用三年成型的增长曲线,不仅刷新了行业新业务培育的速度纪录,更在房地产调整期彰显出战略布局的前瞻性。
东方雨虹砂粉业务的爆发,实则是十年积淀后的厚积薄发。吴良凯表示,早在2010年,东方雨虹就创立“华砂”品牌,以“中华第一砂浆品牌”为目标深耕技术。十年间,团队持续孵化产品、打磨工艺,从配方调试到场景应用,完成了从实验室到市场的全链条准备。
2021年升级为一级子集团后,在集团总部推动下进入快车道:产能从2021年的170万吨增长至2024年的800万吨,形成覆盖广泛的生产与交付网络。这种跃升,即是十年技术积累的集中释放,更是集团战略定力的必然结果。
支撑这种跨越式增长的,是双重战略支点的协同发力。吴良凯坦言,砂粉业务深度借力集团积淀的体系优势:防水主业积累的客户资源、销售渠道与品牌影响力形成天然支撑,顶尖研发团队与供应链整合能力则为业务扩张降低了边际成本。东方雨虹防水板块的稳健发展,则为砂粉业务提供了现成的客户基础与渠道网络,让新业务无需从零开始搭建市场通路。
在依托集团资源的同时,业务团队对市场需求的精准响应同样关键。吴良凯强调,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砂粉科技集团快速推出轻质瓷砖胶、抗裂砂浆、防水砂浆等新产品,同步探索盾构配套砂浆、土壤固化技术、瓷砖铺贴系统稳定性研究等新技术。通过“以需定产”,让产品始终与市场痛点紧密对接,在同质化竞争中找到差异化空间。
具体运营中,砂粉科技集团构建起全维度竞争壁垒。吴良凯认为,团队秉持“让客户省心、放心、安心”的理念,整合精益生产体系,形成特种砂浆、钙基粉体新材料、普通砂浆、砂石骨料等全品类矩阵,覆盖从工程到民用的全场景需求。渠道布局上,借力民建平台的零售网络做大C端,依托工建平台与合伙人资源拓展B端,这种“全品类+全渠道”的组合,让砂粉业务在市场波动中始终保持增长韧性。
砂粉业务的目标,是成为集团持续增长的新引擎。吴良凯表示,团队正通过技术、产品、供应链创新,完善产能布局,力争实现砂粉全域全品类成本领先。在他看来,行业寒冬中,个体的突破离不开体系赋能,局部的优秀终将融入共同体的进化。如今,东方雨虹正推动行业共建“价值共生、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建材生态部落,让专业品质与服务能力成为行业的“通行货币”。
毫无疑问,在房地产调整期,这条第二增长曲线的形成,不仅为企业注入新动能,更向行业展示了存量时代下,通过技术沉淀、资源协同与生态共建实现突围的可行路径。
房地产存量时代下的业务“增量机会”
砂粉业务能在短短3年跃升为集团第二增长曲线,除了自身十余年的技术沉淀与集团体系赋能,更关键的是精准锚定了房地产存量时代的结构性机会。当行业从增量开发转向存量运营,看似收缩的市场中,政策导向、消费变迁与场景拓展正孕育着大量待释放的需求,构成了砂粉业务持续突破的底层逻辑。
在这些机会中,政策驱动的城市更新是最直接的抓手。吴良凯谈到,住建部已明确将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小区纳入城市更新改造范围,并持续扩大城中村改造规模。随着这些政策落地、墙面翻新、地面修复等场景对砂浆的需求显著上升。
“砂粉业务早已布局的抗裂砂浆、防水砂浆等产品,恰好适配旧改工程中对基层处理的高要求,政策风向与产品储备的精准契合,让业务在旧改领域快速打开局面。”吴良凯补充道。
政策之外,消费端的变化同样为砂粉业务打开空间。存量房时代,消费者对家居环境的个性化改造需求持续释放,尤其是卫生间翻新、局部墙面修补等场景,带动砂浆用量稳步增长。
吴良凯认为,砂浆作为这些改造的基础性材料,从砌筑、抹灰到粘贴、找平,每个环节都不可或缺。砂粉业务推出的轻质瓷砖胶、抗裂砂浆等产品,精准满足了消费者对“少返工、更耐用”的需求,这让依托民建平台发展的C端业务在存量市场中保持高增长态势。
除了城市消费场景,农村建设的升级也为砂粉业务带来新空间。随着农村建设进入“提质增量”新阶段,对建筑品质的要求不断提升,砌筑砂浆、抹灰砂浆、地面砂浆及特种功能砂浆等全系列产品需求日益扩大。
在吴良凯看来,农村市场已从“有房住”转向“住好房”,对适配当地施工条件的标准化砂浆产品需求迫切。东方雨虹砂粉业务则依托全品类布局与本地化供应能力,在县域及乡镇市场快速渗透。此外,中国商业地产在2000-2010年代高速扩张后,大量建筑进入“中老年期”,一线城市约40%的写字楼楼龄超15年,老旧商场的外墙翻新、内部装修等需求持续上升。
吴良凯强调,这类场景对砂浆的性能、环保性要求更高,而东方雨虹的砂粉业务早已探索盾构配套砂浆、地坪系统等技术,正好匹配商业地产焕新的专业需求,推动业务在高端工程领域持续突破。
而要将这些分散的机会转化为实际增长,离不开东方雨虹砂粉业务自身的体系支撑。全国性研发生产物流基地的布局,实现了配方、供应、运输的本地化,既降低成本,又提升响应速度;“平台+创客”的管理模式,则让城市级团队精准对接各地差异化需求,将政策红利与市场潜力高效转化为订单。
从城市更新到农村建设,从家装改造到商业焕新,这些存量时代的增量机会能够被有效捕捉,核心在于砂粉业务将全品类布局、全渠道优势与市场需求深度融合。吴良凯认为,这既是砂粉业务3年跃升的关键,也是未来持续突破的核心逻辑。
砂粉业务能在房地产市场存量时代持续突破,除了精准捕捉市场机会,更根本的是对长期主义的坚守。吴良凯坦言,从砂粉科技集团成立起,团队就将绿色化与数字化定为双轮驱动的核心战略,这不是应对短期波动的权宜之计,而是在行业变革中构建护城河的长远布局。
双碳战略推动下,建筑行业的绿色转型已是不可逆的趋势,砂粉作为基础建材,必然要跟上这一节奏。吴良凯认为,绿色建筑的普及正倒逼市场对环保、低碳材料的需求持续升级,砂粉行业的未来,就藏在对低碳、高性能产品的技术突破里。比如通过无尘工艺减少施工污染,用轻质技术降低材料消耗,这些创新不只是满足政策要求,更能在旧改、家装等场景中形成差异化竞争力,让绿色成为产品的核心标签。
在吴良凯看来,支撑绿色转型的是大数据与AI的深度渗透。他强调,东方雨虹早已启动数字化转型,如今已搭起覆盖“研产销服”全链条的数字化框架。今年3月成立的数智科技公司,配上AI创新实验室,正构建产业级智能中台,从原料采购到生产排产,全流程都能实现智能化调控。通过技术赋能,让传统的砂浆生产跳出经验依赖,转向数据驱动的精准运营,效率提升的同时,也为绿色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种数字化能力正从企业内部走向行业协同。4月揭牌的四川光衍科技,作为东方雨虹“产业数字化能力外溢”的首个实践,正以“技术筑基、场景突破、生态协同、数据增值”的四位一体模式,推动产业链价值重构。
双碳目标下,产业链的协同联动也在加深。吴良凯表示,砂粉业务正主动延伸产业链,与上下游企业形成深度协同,从原料端选用环保材料,到生产端优化低碳工艺,再到应用端完善回收体系,一步步构建起从源头到终端的绿色闭环。
从存量市场的机会捕捉,到绿色数字化的深层变革,东方雨虹砂粉业务的轨迹,其实是整个建筑建材行业转型的缩影。在专访尾声,吴良凯总结道:未来行业竞争,绝不是单一产品或技术的比拼,而是“绿色技术+数字能力+生态协同”的综合较量。东方雨虹正通过数智化布局,把自身的数字化经验转化为行业级的公共能力。
砂粉业务的3年突围,恰是东方雨虹三十年战略定力的缩影。从十年技术蛰伏到三年规模跃升,从存量市场的精准破局到绿色数字化的前瞻布局,这条曲线藏着建材行业的破局逻辑,那就是以体系之力托举新业务,用生态思维替代单点突破。当行业还在纠结周期波动,东方雨虹已证明,真正的增长引擎,从来都是既扎根当下需求,更锚定未来趋势的长期主义产物。
(涂料采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