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通市应急管理局局长邰江淼表示,违法违规“小化工”企业之所以存在,是因为长久以来,各个部门仅对业务范围内的登记在册大企业或市场主体进行监管,对一些家庭作坊式的小业态监管存在薄弱环节,使得部分不法分子寻得监管缝隙,并借此进行违法违规活动,谋取不当利益,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小化工”监管难,全市各部门要深刻认识这项工作的艰巨性,创新工作举措,多方联动,百日专项整治不是一阵风,而是要把整治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到位,方能确保基层长治久安。
记者了解到,本次违法违规“小化工”百日专项整治行动,当地采取11个部门联动排查,织密网眼,齐心协力,挖掘部门职责内涵,扩大了部门工作外延,通力协作清除了当前在当地的违法违规“小化工”的生存空间。
发现的这125家违法违规“小化工”企业,一是属于未发现未按规定纳入2017年“四个一批”专项行动名单漏查漏报的化工企业。其中27家非化工企业违法违规从事化工生产,有13家分布在通州、5家在如皋、3家在海门、3家在启东、2家在海安、1家在如东。另外98家企业均为无证无照或证照不齐涉及化工生产的小企业、小作坊和黑窝点,其中,以挂靠、租赁和“厂中厂”等方式违法违规从事化工生产、储存化工企业17家;利用闲置、废弃、关停企业厂房以及居民住房等,违法违规从事化工生产、储存的化工企业74家;利用地处乡村、偏僻地区、废弃养殖场、矿山宕口等,涉及化工生产的小作坊、黑窝点7家。有10家分布在海安、20家在如皋、20家在如东、7家在海门、2家在启东、22家在通州、16家在崇川区、苏锡通产业园1家。
(来源: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