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恒大董事长许家印被抓,很多人开始欢呼,说恒大最难的时候过去了,难道许家印被抓,恒大的房子就能卖出去了?恒大的资金窟窿就能补上了?其他爆雷的房地产企业资金链断裂就能接上了吗?其实所有的一切,只是刚刚开始,近期恒大地产标的金额3000万元以上未决诉讼案件数量就有1946件,标的金额总额累计约4492.98亿元。截至2023年8月末,恒大地产涉及未能清偿的到期债务累计约2785.32亿元,逾期商票累计约2067.77亿元。8月期间,恒大地产新增163条被执行信息,作为被执行人被冻结的子公司及参股公司股权新增68笔,爆雷还远没到最坏的时候。
房地产行业的爆雷,连锁反应才刚刚开始
作为国民经济支柱行业,房地产被称为经济的压舱石,因为其自身的发展与否,不仅仅是开发商的事情,更关乎了建筑业、钢铁产业、家装建材、家居家电、设计公司、电气物业等相关产业的存亡,还能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带来可观的收入和税收。房地产企业所说的“破产”二字,后面还跟着“保护”,但产业链关联配套企业如果破产,可就自身难保了。这也是为什么恒大、融创等房产百强企业的动态总是被社会大众密切关注,因为稍不留神,引爆的雷就会烧到自己身上。以恒大为例,在其失去造血能力的情况下,2.39万亿的负债“窟窿”需要包括境内外的债权人、上下游企业,以及更多人共同承担。按照类型及规模排序,最大的一类债权人为供应商、服务商,欠款9792亿,包括全国各地项目欠付的总包款、分包款、材料款、设计费、营销费等等。
其次是金融机构等,借款6248亿,包括欠付的各个银行、金融机构、外资机构的借款。规模最大的是盛京银行,共计326亿元,相当于盛京银行2年的营收,33年的净利润;第三是业主预收楼款,为6040亿,相当于成千上万户家庭向恒大提前支付了6000亿购房款,供恒大免费使用了多年;最后为税务机关,欠缴各类税费1060亿。
作为昔日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恒大集团曾在各地大肆扩张,如今超过160万套房产已成烂尾,涉及600多万业主。据披露数据,超过50个恒大烂尾楼项目的省份有浙江58个、湖北59个、辽宁60个、湖南64个、山东67个、河北70个、重庆74个、四川85个;超过百个恒大烂尾楼项目的省份有江苏115个、广东157个。
1300多家建筑类企业破产重整,“中国建筑铁军”几乎全军覆没
房产项目停工,首当其冲被“连累”的就是建筑行业。去年5个月内,国内破产重组的建筑企业有336家。经济发达的江苏省在一个月内有45家建筑企业破产。自2023年以来,1300多家建筑类企业破产重整。
2023年8月全国建企破产统计
在行内有句流行话“中国建筑看江苏,江苏建筑看南通”。南通建筑业号称“中国建筑铁军”,目前几乎全军覆没。
曾经一直是南通建筑业的龙头之一,承建了上海东方明珠、金茂大厦这些地标性建筑的南通三建,也是恒大集团的供应商。南通三建专案合同额规模大,其工程款结算和资金回流上被恒大欠债拖累,曾拖欠农民工工资,从2020年起,南通三建资金链出现问题。恒大爆雷最后压垮了它。南通三建进行债务重组,其名下2.4亿股份在2023年5月被拍卖。
此外,位列中国企业500强的苏中建设,2021年底被申请破产清算。苏中建设是“恒大城”等恒大多个重点专案的承包商,也被认为是受恒大爆雷影响最大的企业之一。
南通六建是中国国内“包工头”标竿,承建过诸多地标建筑,包括承建世界第一高楼中东地区的迪拜塔。2022年9月,南通六建破产重整,100%股权被拍卖。还有南通一建、南通四建等等被破产清算。
危机严重冲击配套产业,16000家涂料厂倒闭注销
多家房地产企业连环爆雷,可以说整个行业都难以独善其身,家电、家具、船舶、汽车等行业倒闭破产注销者也成千上万,在账款难收、商票变成废纸的当下,似乎早些离场就能避免更大的损失。以往考虑的是如何赚钱,但如今考虑的却是如何快速止损,全身而退。
汽车行业,2023年成立,且目前登记状态为注销、撤销、吊销、停业、清算的企业有13万多家。
家具行业,2023年成立,且目前登记状态为注销、撤销、吊销、停业、清算的企业有16万多家。
电器行业,2023年成立,且目前登记状态为注销、撤销、吊销、停业、清算的企业有17万多家。
而在产业链中游位置的涂料、化工企业也难逃命运之手的蹂躏。2022年,中国涂料行业完成总产量3488万吨,同比降低8.5%;实现营收4525亿元,同比降低5.2%;利润总额233亿元,同比降低23.7%。
2023年1-6月,全行业企业涂料主营业务收入总额约1932.9亿元,较去年同比降低5.3%。涂料大省广东今年上半年总产量为251.41万吨,比去年同期下降2.1%。其中,1月份、4月份、5月份产量均出现同比下滑,最大下降幅度达到33.74%。
涂料上市公司财报中的营收净利下滑、现金流紧张、毛利率下滑、应收账款高企、坏账不断增加,也能体现出他们不愿为外人道的艰难生存状况。屡屡亏损、负债累累之下,倒闭注销、停产停业成了不得已的选择。
涂料采购网查阅数据得知,仅2023年成立,目前登记状态为注销、撤销、吊销、停业、清算的涂料企业就超过1.6万家,其中含约4000家境内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其余为个体户等其他组织机构类型。河南省、广东省、四川省、山东省、江苏省、河北省等多个地区超百家,甚至高达上千家。
2023年成立并注销/吊销/清算/停业/撤销的部分涂料企业名单
(以上数据来源于企查查平台)
而在化工领域,2023年成立且在本年度登记状态为注销、撤销、吊销、停业、清算的企业约9000万家,其中含6000多家境内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其余为个体户等其他组织机构类型。经营范围包括化学产品制造、化工产品销售、石油化工、化工贸易等,主要覆盖城市仍在广东、浙江、山东、江苏等长三角和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区域。
2023年成立并注销/吊销/清算/停业/撤销的部分化工企业名单
(以上数据来源于企查查平台)
曾经斥巨资开立企业,并且一步步建设项目、打造品牌、与合作伙伴共同盈利,没想到熬过了疫情的三年,这些企业却倒在了恢复期的2023年,不知心中是否百感交集。无论是房地产行业的岌岌可危,还是汽车、家具、电器等行业的减量市场,最终对于涂料、化工产业链都会造成滚雪球一般的恶劣影响,破产倒闭将是一个逃不开的话题。而在未来3-5年产业洗牌的过程中,能够稳定发展甚至吞并其他企业的企业,将登上金字塔尖的龙头地位,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整个行业也将在10年左右完成一轮新的秩序更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