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04 11:49:27 来源:涂料采购|0

外贸“崩了”!没订单!史上“最长假”来了!

      近日,广东东莞某工厂发布放假通知,称原本全厂放假至2023年8月底,希望9月份开始可以开工,但事与愿违,至今还没有订单,所以,不得已继续放假,直接放假到2024年2月底,也就是说,春节前都不用上班,要到元宵节后再议了。

没订单了!多家企业放假结业“躺平”应对!

  外贸大省广东从去年开始就陷入了“订单寒冬”,家具、家电、代工、服装、造纸、电子等多个行业企业陆续宣布放假结业,动辄是几个月不上班,涉及到的也是大几千的员工,让“提桶一组”顿感不适,却又抗议无效。

  38年老牌港资大厂——新安电器(深圳)称,在全球经济萎靡订单减少的情况下,公司经历了全球疫情影响,加上经营情况进一步恶化,决定提前解散,并于8月18日结束经营,所有员工的劳动合同将依法终止。

  深圳市友晟纸业称,场所发生变更,原有的经营模式生产设备迁移到江苏南通,组建了新公司,公司将于2023年10月前正式宣告提前解散、停产结业。

  永利威建材(深圳)称,除写字楼职员外,各班组长实行分批进行轮休待产,正常上班的员工请积极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公司安排的工作,轮休的员工可自行安排时间,无需到公司报到。

  东莞明海整染厂称,将全面停止营业,全体员工于6月30日解除劳动合同。

  东莞兴明服饰称,经营亏损严重,难以为继,决定于2023年9月11日全面歇业,停止生产。

  某钢铁厂员工表示,眼看身边工厂都放假了,没想到这么快轮到了自己,工厂停工放假半个月。

  东莞市普士奇家具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因国际经济状况不佳,公司经营连续亏损,已无法继续经营下去,因此决定自2023年8月1日起结束营业。

  东展化工称,上游合作伙伴因业务陷入困局而无法支付货款,使得亏损严重、资金链断裂、不得不选择全面停产结业。

  东莞某港资上市企业,因为客户将大量订单转移到东南亚等地,业务量急剧萎缩,宣布对手工部等劳动密集型的部门员工放三个月长假。

  某大型设计院宣布,全体员工从7月17日起执行为期3个月的无薪休假安排。休假期间,全体员工的工资及福利暂停发放。

  由于订单减少,浙江嘉兴很多工厂已经放假,还有单位发通知表示公司困难暗示员工离职的。

  江苏常州某服装厂已经放假,员工结账后正在四处找工作。

  某鞋厂晒出放假安排,多个部门放假十几天,每周上3休4,满勤13天。

  某电子制造业企业表示,客户主要是亚马逊卖家,今年的订单少了很多。全球消费太低迷,海外消费者手里的钱也不多,现在大家都在发力存量竞争,价格上打得“你死我活”。还有人表示,今年的大厂淡季从4月份就开始了,一个月中放假达到半个月,月均工资只有4000多元,曾经的高薪也不复存在。

外贸“崩了”,十几个地区出口负增长!

  年初以来,“外贸寒冬已至”、“外贸崩了”、“外贸行业哀鸿遍野”、“订单被抢”不绝于耳,那么我们的外贸订单究竟有没有被抢。据海关统计,今年前7个月,按美元计价,我国进出口总值3.4万亿美元,下降6.1%。其中,出口1.94万亿美元,下降5%。中国与欧盟的贸易总值下降了0.1%,与美国的贸易总值下降了9.6%,与日本贸易总值下降了5.8%。其中,对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美国的出口1.95万亿元,下降13%。而在2022年1-7月,该数据为22519.4亿元,相当于2023年1-7月我国对美贸易额同比减少了3019亿。

  也就是说,与2022年相比,3000多亿的贸易额消失,这背后是多少外贸工厂和相关产业链的供应商企业,恐怕是不胜其多。从商品出口的类别来看,2022年我国出口商品最多的是“工业制品”。其中,排第一的是机械及运输设备出口22.8万亿元。第二是杂项制品出口5.1万亿元;第三是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出口4万亿元;第四是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出口2.1万亿元;第五是食品及活动物出库4914亿元。

  而在化工领域,由于化工品终端涉及地产、汽车、家电、纺服、农业等诸多领域,多数化工品除直接出口贸易,还可以伴随下游制品出口。2022年国内汽车、冰箱、空调、服装的出口占比分别约11%/72%/21%/57%,各细分领域对上游化工品的间接出口具有显著的带动作用。

  因此,化工、机械、原材料、食品等多个制造业工厂受到影响,多个制造业重镇和外贸大省的出口数据也出现下滑。从出口同比增速来看,12个省份实现负增长,其中不乏江苏、福建、江西、湖南、天津、辽宁、宁夏等,而重庆、陕西、山西、云南、西藏等地区的出口总额同比负增长超过2位数。

  在过去的8个月中,外贸订单不足是多家工厂集体遭遇的困境。首先是订单周期明显缩短,以前可能会收获未来4-5月的订单,但目前连一个月的短期订单都十分难得。且人民币的汇率频繁波动,也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和利润,一些企业还出现了牺牲利润抢单的情况,消费者兜里没有钱,全球订单进一步恶化,企业的利润也在持续下滑,甚至濒临破产边缘。

  制造业大厂停产放假,结业休工,也是在多种措施未能奏效之后,选择的无力“躺平”之举。这些供应国外知名企业的原料商,或者几十年老牌代工厂,从兴盛走向衰亡,可能也只是一瞬间的事情。在当下冷淡行情下,这种态势的蔓延之势,恐怕没有哪家企业能够完全不受影响。看的见的窘迫还只是冰山一角,难以言说的苦难和无奈,恐怕在各行各业的人们心中已经生根发芽。

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icoat2014;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投稿请联系:18911461190,QQ:2510083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