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显示,东莞捷荣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于2007年09月25日成立,是当地规模最大的模具厂之一,曾登上过广东企业500强。其产品主要涉及精密模具、精密结构件、热能管理组件等,产品主要用于智能手机、智能手表、 VR /AR、平板/PC、智能音箱、智能家居等领域。同时也是三星、华为、TCL等公司的核心供应商。
从另外一方面来讲,模具厂是其他很多制造企业的基础,它的减产说明很多制造型企业流水线开始停工,制造业正经历着寒冬。
值此之际,塑化行业迎来了同样的“困境”!
华东爆仓!华南爆仓!化工厂急需订单!
自节后归来,全国各地的塑料仓储均出现一个“爆仓”和“满仓”的状态,就连上游石化厂的订单也爆单了,虽然下游需求仍未完全恢复,但部分化工原料价格相对坚挺,塑料行情处于一种焦灼的状态,核心原因就是因为下游制品厂的外贸订单未能得到合理释放。
余姚多个仓库爆仓↓↓↓
华南塑料城仓库也基本爆仓,但却不能停下囤货的脚步,不少化工老板表示“压货等行情”、“低价囤高价卖”。
“爆仓”≠“爆单”,塑料老板压货一年还是亏!
一般来说,仓库爆仓就意味着企业订单爆满,应该是生意红火,然而事实上,目前的塑料城仓库爆仓却多是因为库存积压。
有采购老板表示:“往年417料都能用7-8吨,但去年买了5吨,到现在还剩2.5吨……”
塑料老板们也切实发声:“确实没有订单,仓库都堆不下了,只能往外面放。”
其实就“爆仓”而言,无非就是塑料老板们主动囤货和被动库存积压的区别了。
被动囤货还好说,毕竟疫情以来积压在手的库存不在少数,而主动囤货就不得不聊到ABS了。有文安大佬表示,卖菜的,养猪的,倒机床的,搬运工都压点些417料在手。
近几年,ABS热潮迭起,3年内新增超600万吨新产能,加之ABS成本库存量一直居高不下。究竟是是“抄底”还是“抄家”?全看2023年市场供需矛盾是否能解决了?
原料疯涨,下游熄火,塑料行情“焦灼”!
今年以来,我们似乎听到了很多的涨价信息,如钛白粉行业集体涨800-1000元/吨;如MDI 乳液等相关行业,集体涨超上千元/吨。开年来市场也营造出来了“涨价氛围”,但这样的行情演绎了近两个月后,塑料不得不面对一个真实现状:
原油涨!塑料不涨!
原料涨!塑料不涨!
国外涨!塑料还是不涨!
因为,下游熄火了!
气氛都烘托到位了,但事实胜于雄辩,经历了疫情三年,国家也好,居民也好,“钱袋子”确实没以前那么鼓了,尽管有各种房地产、汽车等相关政策提振,但消费需求和经济恢复仍需较长时间,内需缓慢恢复中,外贸订单又被“抢”,行情可不“焦灼”嘛!